二手房买卖合同室内附属设施

  二手房因为学区以及配套成熟等原因,受到不少购房者的青睐,但是大家要注意,二手房的交易程序比新房要复杂一点,也更容易产生纠纷,尤其是一些二手房里面的附属设施,比如家具和家电这些,一定要在合同中约定好,那么二手房买卖合同室内附属设施怎么约定?下面承业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二手房买卖合同室内附属设施

  今年7月,黄女士与他人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10月中旬交房,此后,黄女士按约支付了部分房款。但到交房时,黄女士发现室内的家具少了好几件。黄女士与上家在买卖合同的附件中约定,房屋转让价格包含室内所有的装饰、家具和洁具等附属设施,并随同房屋一并交付。如今,室内的床、衣柜和茶几被上家搬走了。黄女士想问:能否要求上家返还搬走的家具。如上家不肯,自己该怎办?

  律师解读:

  在二手房买卖中,不少上下家都会约定总房价包含屋内所有装饰装修、家电家具等附属设施。由于附属设施的价值和房价相比要小得多,因此不少购房者往往关注的是房屋能否按时办理过户手续,是否有质量瑕疵等问题,而忽视了对附属设施交付的详细约定,并因此产生纠纷。其实,上下家只要在买卖合同中对屋内附属设施的具体项目、价款结算、交付状况等内容作细致明确的约定,纠纷就可避免。《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从你来信反映的情况看,你们在买卖合同附件中约定,房屋转让价格包含屋内所有装饰、家具、洁具等设施,并随房屋一并转移。尽管该约定是合同的附件,但附件作为买卖合同的一个部分,与合同正文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你有权要求上家把他搬走的家具还给你。我国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若你们对于附属设施的交付约定不清楚,对具体有哪些家具未一一列明,你想通过法律途径讨回上家搬走的家具就很难,因为你很难证明看房时屋内究竟有哪些家具。此时,根据《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你可以据此与上家进行协商,要求返还搬走的家具。对上下家来说,约定屋内附属设施的交付应注意以下两点:1、应尽可能在房屋买卖合同附件二(房屋内附属设备状况及室内装饰情况)中把随房屋一同转移的家电、家具的数量、种类、型号等一一列明;2、如果无法一一列明的,则上家应承诺交付时保持原状,如有损坏、遗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若房屋转让价格已包含了上述屋内附属设施,则上家应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如果附属设施是属于赠送性质的,则上家对于有瑕疵的附属设施不承担责任,但应明确告诉下家。

  二、买卖二手房过户流程

  1、面签

  买卖双方签完买卖合同后,如果需要贷款首先联系银行办理贷款。

  2、交公维、挂牌、网签

  在等待批贷过程中,按顺序办理缴纳公共维修基金,挂牌公示以及网签合同。

  3、批贷款

  银行审核完双方材料,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银行出具批贷函,同意贷款,然后银行在过户前出具抵押合同。

  4、过户缴税

  银行批贷之后,即可办理过户手续。。需要买卖双方以及银行工作人员到场,并携带相关材料。

  5、拿证

  经过二级审批之后,便可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取不动产证以及他项权证。产权人本人携带收件回执以及身份证取房地产权证,银行工作人员取抵押证,即他项权证。

  6、交房

  取得不动产证之后便可办理物业交割,也就是交房了。注意在办理物业交割时,卖房者要结清水电煤、物业等费用,然后双方办理更名手续。

  7、放款

  银行拿到他项权证之后,会在5-10个工作日内给卖家放款。

  8、全款买房则只有交公维、挂牌、网签,过户缴税,拿证以及交房四个流程,且只需买卖双方到场。

  三、二手房首付怎么算

  1、二手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和新房,是没有区别的,一般执行的是,首套房30%首付,二套房40-70%都有可能,各地执行不一样的比例;但购买二手房,贷款的比例,不是按照成交价来计算的,而是按照新的价格体系,那就是评估价格来计算,因此,是二手房评估价影响贷款的额度和税费的多少。

  2、二手房的贷款额度,与评估价的高低有关。如果二手房首付比例为30%,则可贷款额度为评估价的70%。评估价越高,能够从银行贷款到的钱就越多。贷款额度与首付款的总和即为二手房的成交价,二手房的成交价格减去可贷款额,即为二手房的净首付款。也就是说,可贷款额越大,二手房净首付款就越少。

  以上就是承业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二手房买卖合同室内附属设施等相关法律知识。由此可见,我们在买卖二手房的时候,要和对方约定好房子内的附属设施归属问题,并写入合同当中,以免在交易的时候,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承业律师事务所,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刑事辩护中心 侵权法律中心
婚姻家事中心
执行保全中心 财税法律中心 医事法律中心
诉讼服务中心 企业法律中心 更多立即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