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又被网友们送上了热搜,那就是前段时间,京东商城因为程序出错,直接导致7000万被撸走,也就是领取到京东优惠券的用户可以用很低的价格甚至是0元买到京东商城的美的烤箱。
据有关用户透露,美的烤箱仅6块钱就被撸走了,被撸数量高达24万件,因为京东员工的失误,或直接让京东亏损7000万,负责该项目的全体员工或将被全部开除,同时部分“薅羊毛”的用户已经在第二天收到了货,在发现订单错误之后,京东直接锁定了该订单,并召回了商品,后续将不会再发货。
网传的“京东6块钱美的烤箱被撸24万件,亏损高达7000多万”的事件虽然被京东否认,但有必要重申一下薅羊毛的法律风险:
一、违反诚信原则
《民法总则》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合同法》第6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诚信原则作为民法的重要基本原则,其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其内涵简易明晰,即要求民事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社会、国家利益。不当得进行“薅羊毛”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他人利益,不应得到提倡。虽然基本原则听起来挺“鸡肋”,但其却和法律规则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案件适用规则会造成明显不公正时,同样可以越过规则,得到适用。
“薅羊毛”行为轻则违反道德,重则违反法律,无论如何,都过不了“诚信原则”的审视。
二、不当得利需返还,重大误解可撤销
根据《民法总则》第122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得利,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如果利用平台漏洞,不当获取优惠,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取得财产上的利益;(2)他人受有损失;(3)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不当得利属于债的发生原因之一,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利益的义务。因此,恶性“羊毛”有风险,薅时需谨慎,商家有权要求返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记不可利用平台漏洞获不当之利,切忌用技术之能行不法之事。
根据《民法总则》第147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一般理解为行为人表达出来的意思与其真实意愿存在着重大差别,并且极大的影响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京东一事中,6块钱的烤箱明显超出了正常人对烤箱成本的理解范围,其价格与实际价格也差距过大,京东将因此遭受严重的损失,若此事为真实案件,则京东可依据“重大误解”撤销买卖合同,依法拒绝利用漏洞而为的交易。
三、严重时面临刑事责任
“薅羊毛”行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触犯诈骗罪等犯罪。
虽然“薅羊毛”性质上属于贪图小便宜行为,但“积水成流”,一旦达到法定数额,即有可能触犯刑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温州水果卖场店主、员工等通过刷空单的方式,套取支付宝“满立减”优惠补贴26万余元,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拘役四个月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
除了行为本身触犯刑法,一旦采用非法手段达到获益目的,其手段也可能引发相应犯罪。如北京某男子虚假注册账号薅羊毛行为被检察院以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经过法庭审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断送三年青春,羊毛还薅不薅?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羊毛都不可薅,只是不可抱着薅羊毛的心态去进行消费,理应做到合法合规。当造成的损失完全可以归属于商家的过失,消费者并无欺诈心态,也无过失,属于合法行为,商家则不能强制要求返还,应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关案例中,法院的判决理由是:“若网购平台不承担赔偿责任,将不利于对虚假促销、恶意单方砍单行为的规制。”可见,消费者保护仍然是交易中的主基调,排除恶意行为,正当的消费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
为了规避可能的法律风险,也为了捍卫内心的良知诚信,建议消费者们不贪小利,合法消费,切记“小贪不可为,羊毛合法薅”。羊毛到底薅不薅?我的回答是:坚决抵制不合法薅羊毛行为。
盘点一下近几年丧心病狂的薅羊毛
2015年11月,快操盘推出“充1分钱返500元”的运动,能够无限制提款,一夜被薅了上亿元。
2018年12月,星巴克推出“星巴克App注册新人礼”运动。羊毛党经由过程注册虚假账号领取了大批优惠券,星巴克公司发现问题后紧急将运动下线。短短一天半光阴,星巴克损失达1000万。
2015年,各商家结合付出宝开启五折线下狂欢。很多商家推出付出宝5折优惠政策,但均履行满额封顶,如中百仓储履行50元优惠封顶,良品铺子等则20元优惠封顶。
上一篇:担保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下一篇: 败诉后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刑事辩护中心 |
侵权法律中心 |
婚姻家事中心 |
执行保全中心 | 财税法律中心 | 医事法律中心 |
诉讼服务中心 | 企业法律中心 | 更多立即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