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繁华的北京王府井地区某一大型商场内,原告孙女士与作为被告的该商场及其物业公司、清洁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聚集在地下一层某卫生间内。商场卫生间里,好不热闹,法官助理、各方当事人围在卫生间隔间前,一群人围绕争议陈述、辩驳、争执,经过法院组织的现场勘验、情景模拟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在卫生间里,事情真相得以查清,症结解开,几方当事人互相理解,握手言和。
卫生间里发生意外
2019年6月,孙女士与朋友相约在北京王府井地区某商场内餐厅相聚,原本愉快的聚会因为一个意外被打破。聚会期间孙女士进入该商场卫生间内进行方便,在使用卫生间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从卫生间隔间出来,孙女士发现自己左手食指被卫生间的不锈钢纸筒划伤,流血不止。
事故发生后,虽然该商场及其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陪同孙女士赴医院进行包扎治疗,但因受伤产生了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损失,孙女士事后多次为此与商场及其物业、保洁公司进行交涉,要求赔偿。对方认为孙女士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伤情是卫生间内纸筒所导致的,就赔偿问题发生分歧。几次三番地沟通无果,一气之下,“较真”的孙女士于今年4月份向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商场及其物业、保洁公司索赔。
庭审过程谜团重重
案件受理后,负责审理该案的耿侃审判团队发现,虽然案件很小,案件争议焦点明确,主要集中在孙女士的伤情是否为该商场卫生间不锈钢纸筒所致,但由于卫生间这一特殊场所的私密性,商场无法提供当时的相关视频资料,这给案件事实的查清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庭审过程中,对于现场情况的复原,更多的来自于孙女士个人的陈述,并没有直接证据证实。而针对孙女士的陈述,商场等方提出诸多质疑。
对于事故的发生,孙女士声称,自己是在方便后起立转身想要冲水时,被不锈钢纸筒划伤。对此,商场方却坚决认为孙女士是在撒谎,商场方指出,商场卫生间系自动冲水,并不需要按压水箱。针对商场方的质疑,孙女士解释称其是因为下意识出于习惯去转身寻找冲水开关。
对于如何被划伤,孙女士在庭审中说,事故发生时,不锈钢纸筒系打开状态,该纸筒边沿锋利导致她手指被划伤。对此,商场一方在庭审时出示同一批次不锈钢纸筒一个,并强调该纸筒边沿圆润,不可能将手指划伤。孙女士回忆,自己如厕完从卫生间走出时才发现自己手指流血,当场有些发懵,由于时间过去太久,一些具体的细节记不清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庭审中双方争执不下,看起来案情简单的案子因为发生在卫生间而变得疑窦丛生。对于划伤是否为该商场卫生间不锈钢纸筒案件所致,庭审中双方都无法拿出充足的证据证实,案件陷入僵局,真相却未能查清。
模拟再现寻找真相
双方各执一词,到底谁说的才是事实,孙女士的伤情到底是如她所述,是因为使用卫生间被纸筒边沿划伤,还是另有原因?虽然该案为速裁案件,诉讼标的数额较小,但案件事实究竟如何依然成谜,如果不想方设法查明事实真相,厘清法律关系,矛盾始终无法解决。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东城法院法官助理成竹和书记员马莹决定到案发现场实地进行勘验,以进一步判断双方所述真伪。8月20日中午,顶着烈日,该案法官助理成竹、书记员马莹奔赴该商场涉诉卫生间,小小的卫生间里,“热闹”得不得了,孙女士、该商场的委托诉讼代理人、物业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和为商场提供保洁服务的清洁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围在卫生间的隔间前。
为了一探究竟,法官助理成竹详细勘验了涉诉不锈钢纸筒的边沿,通过观看与触摸,发现打开状态下的纸筒里侧边缘底部有些许尖锐。针对孙女士所述其系出于习惯转身寻找冲水开关导致手指在移动过程中被划伤,而商场方却坚称马桶自动冲水,不需要转身寻找开关这一截然相反的陈述,无疑只有通过模拟,再现当时的情景才能由比较准确的判断。于是,法官助理成竹和书记员马莹让孙女士现场坐在涉诉马桶盖上起身站立并转身,结束后再离开该卫生间隔断,以模拟再现事发时的场景。在孙女士进行一系列动作复原的过程中,一个细节引起了成竹的注意,成竹发现,虽然如商场方所述,卫生间的马桶系自动冲水,但在孙女士从马桶座位起身站立的过程中,马桶并未启动自动冲水功能,需要等到孙女士离开马桶移步至卫生间门口时,马桶才自动感应并冲水,这也就证实了在马桶未自动冲水的情况下,孙女士关于其站立并转身寻找冲水开关的陈述存在可信性。案件由此出现转机。
在勘验现场,孙女士还提供了一张拍摄日期为案发之日的照片,照片中正是孙女士拍摄的受伤的手指,显示孙女士手指受伤被厕纸包住。法官助理成竹注意到,照片中的背景系地面瓷砖,经过与现场地面瓷砖纹路的对比,发现二者高度相似。至此,案件事实进一步明晰。
谜题解开握手言和
在勘验现场,一位围观工作人员无意间的一段自述引起了法官助理成竹的注意。“事发当晚,是我陪同孙女士一起去医院治疗的。”原来,说话的人正是保洁公司的一个主管谢某。谢某回忆,现场的保洁大姐曾告诉他,事发当时保洁大姐正在涉诉卫生间做卫生,突然发现孙女士手指在流血,孙女士向保洁大姐诉说从卫生间出来后就发现手指被划伤了,保洁大姐现场用纸巾为孙女士进行了简单包扎,后孙女士联络商场方共同赴医院救治。这一计划外的询问,使得案件事实拼图更加完整。
几个小时过去,在卫生间的勘验、对比与询问,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随着案情慢慢明朗,孙女士和商场各方代理人的态度也逐渐从最初的面红耳赤,争论不休到平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考虑到商场方在第一时间为其简单包扎,并立即派人陪同就医,事后还为其购买果篮等慰问品,孙女士主动提出要降低要求补偿的数额。商场方虽然没有看到能够显示纸筒划伤手指过程的直接证据,但清洁公司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也主动表示会给孙女士经济补偿。就此,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互相理解,握手言和。最终,孙女士也如期拿到自己的补偿。
法官说案
我国民诉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实践中,有的当事人对法院的调解工作存在误解,认为接受调解就是一味退让,输掉了气势。实际上,调解工作并非简单空洞地一味劝和,令当事人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是在查明事实的过程中逐渐分清是非,让当事人意识到自身所应当承担的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亦让当事人主动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诉讼风险,从而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结合本案,正是因为审判团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通过现场勘验、现场模拟、现场询问等方式,不遗漏每一个可以还原客观真实的机会,让各方当事人看到人民法院完全从事实出发,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蛛丝马迹之中竭尽全力还原事发现场情况,方令双方缓解了针尖对麦芒的对抗局面,互相理解,并自愿、积极、主动地要求法院主持调解,使案件真正了结,使纠纷彻底化解。